大卫的女儿珊迪在马来西亚一所公立综合性中学就读,那所学校的校长是一名华裔马来西亚人,但他从接触过中国人,更别说去中国了。校长祖祖辈辈几代人生活在远离祖国的他乡,生活既稳定又富足。
珊迪家来了一位中国人的消息不胫而走。珊迪一时间成了班里风云人物,同学们都爱围着她问长问短。
得知珊迪家来了一位中国客人,而且这位客人正好与该学校的学生同龄,校长感到十分意外和激动,一再邀请我到他们学校参观。
马来西亚中学实行分批教学制,即按课程分为上午班和下午班,因此学生只用在学校呆半天。对于每日定坐在书桌前苦读的中国学生而言,这真是一件美事。每天早晨八点和下午两点,你很容易在公路上看见黄色车身上用马来语写着“sekolah”的大巴士呼啸而过,这就是学校免费接送学生的专车。一天,我受校长特别邀请,由苏格曼亲自开车送珊迪和我一起去学校。
在马来西亚,私立小学很少,大部分是由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,其中分为国小、华小和印小。国小采用马来语教学,马来人会就读这样的学校。而华小和印小分别采用华语和印度语教学,华人和印度裔人会选择这样的学校。到了中学阶段,政府资助的学校还是占了大多数,但教学语言只有马来语和英语。一些华人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子女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,宁愿多花银子送子女到华语私立中学就读。
走入珊迪就读的学校,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两根不高不矮的旗杆,分别悬挂着马来西亚的国旗和槟城州的州旗。环视四周,教学楼都是一层平房。接着,我们步入办公楼里一间小小的办公室:装修很简朴,没有空调,没有豪华的办公桌椅,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日程安排表,桌上和书柜里摆满各种书籍。难道这就是校长的办公室?
这时,一位穿着唐装,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士走了过来。珊迪用英文为我们介绍:“这就是我们的陈校长。”陈校长见到我这位从中国远道而来的客人非常激动,立即放下手中的活,带我参观他们的学校。首先我们来到操场,操场上空无人影,空落落的场地杂草丛生,看来这里的学生不喜欢运动。
接着,陈校长带我来到一间教室门口,几位穿着校服的学生干部正在唧唧喳喳地开会。当得知我来自中国时,她们异常激动,用华语问我几岁并亲切地与我聊天。然后陈校长带我来到一个空教室,只见里面摆满了锅碗瓢盆,还有剪刀和水龙头。
陈校长说:“这里就是我们上劳技课程的地方,学生在这里可以学到烹调和家务等技能。”陈校长说:“这里就是我们上劳技课程的地方,学生在这里可以学到烹调和家务等技能。”
“你们学校还教家务呀!”我感叹道。接着,我又问了一个我异常感兴趣的问题:“学校只上半天课能完成教学计划吗?”
陈校长哈哈笑道:“学生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,学校鼓励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。”
“做马来西亚学生真幸福。”我由衷地赞道。
最后我们来到一个正在上课的教室,老师正在用英语给学生们讲科学课。我驻足细听,所授知识相当于我们国内高二的水平,但因为是全英文讲课,我也只能听懂80%到85%。我们又连续经过几间教室,我发现每班学生只有二十到三十人,与我们一个班七十多人相比,马来西亚的学习环境真是太优越了。
参观结束后,回到陈校长办公室,我给他讲述了中国的中学教育。在中国大部分高中学生一星期得上六天到六天半的课,而且晚上还得上晚自习,晚自习后还得熬夜苦读。为了中考、高考,有些学校甚至一个月才放一天假。
陈校长听完我的话,万分讶异,久久不发一言。最后,他说,他一定要告诉他的学生,在马来西亚念书是多么幸福!
虽然这是一所设在农村的学校,也是马来西亚最普通的中学,但环境和设施一点不比国内学校差:学生上下学有专车接送,每间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,全英文的授课使学生紧跟国际步伐。
这也难怪每个马来西亚人都能熟练运用至少两门外语。看到我的同龄人能享受如此优质的教育,我真的非常羡慕。
在玩乐中学到知识,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吧。